第三章 资优生军团的诡计(2/8)

教室内响起轻轻的歌声:“教育国之本~~~师范尤尊崇~~~勤吾学,进吾德,健吾躬。”只见汤宸玮和黄若立竟然合唱起了不知道是哪一国的歌曲,旋律琅琅上,蛮好听的。

“不要唱我们台师大的校歌!”老师一边感到震惊,一边恨恨地回抗议。

哈,看来汤宸玮一定是偷偷调出老师的基本资料,不然怎幺可能特别事先准备台师大的校歌来调侃老师呢?遑论和黄若立唱起了天衣无缝的双簧。

后来我更从其他同学中得知,原来老师本名叫做李祯真,感觉超可的,很符合她刚出社会教书的那种青涩感觉。当然这些资讯都是汤宸玮藉着他在补习班内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得知的。

“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一向是国中生在初学理化时的罩门,浓度通常用重量百分率浓度计算,是以溶总重量作为分母,溶质总重量作为分子,算出溶质的含量百分比;溶解度则是以固定温度下每100克溶剂能溶解的溶质质量为多少来作为溶解度的叙述。”老师飞快地写着公式,台下将近三十位同学则是意兴阑珊。

老师也知道用平常的方式讲课不会有理她,为了保住饭碗,只好不得不换个方式说明:“假设某个回教国家1个男子可以娶4个老婆,而且该国已经全部男都结婚了,那以重量百分率的概念来说,他们国家的男占全国数百分比就是5分之1,也就是百分之20,但是以溶解度的概念,却是每100个可以婚配25个男子。”

“老师您早该这样讲解了!”汤宸玮拍了拍手,然后开心地指着李祯真老师表示嘉许。确实,在老师的举例之下,我们瞬间了解重量百分率和溶解度相似和相异之处,数字上用20和25来呈现,果然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溶质在溶解时,会藉着扩散作用散布到溶的每个部份,藉由溶的颜色或各种质,像糖水溶甜不甜,食盐水溶咸不咸,可以知道溶的浓度。”老师写着电子白板,腋下的侧在薄纱中若隐若现,让怀念起上星期她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做到几乎全的打扮。

“老师,扩散作用是怎幺样的现象?”甄书竹举手发问道。

“就是分子通过随机运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网状传播。”

“看得见吗?”甄书竹追问。

“可以啊,不然我们到实验大楼拿硫酸铁或其他有颜色的化学物质做实验。”

“老师,没空啦,您知道要是没预约,临时从这边带队过去会给补习班带来多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